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荷初成——肇庆学院文学院2019级书法2班隶书展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7: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前   言

       2020,新冠疫情,线上教学,积极响应。空中课堂,架起彩虹,穿越疫情,传递知识,传播真情。
       现撷取文学院2019级书法学2班《隶书》作业,以飨读者。
       国剑师者,学养深厚,敬业爱生,泼墨挥毫,技法老成。隶书教学,逐一点评。师生互动,濡染学风。答疑解难,育教相生。
       导学汉碑,经典致敬,下涉清隶,探其流风。集古开新,系统贯通。取法有度,重在传承。融书于美,写思并行,审美引导,自由平衡,技法传授,人文昌明。临创结合,学以致用。教学一年,小荷初成。
       寄望同学,不断攀登!

肇庆学院文学院院长
唐雪莹
2020年4月17日





导师风采


曹子器  ,原名国剑
1988年生于湖南资兴
现供职于肇庆学院文学院书法系


         翰墨之要,妙在用笔;图秘心传,千古不易。书契洎兴,虫篆既繁,草藳近伪,迩乎中庸,莫尚于隶!
       爰及后汉,碑版益盛,百流兹汇,蔚然大观:整饬厚拙,《衡方》《张迁》;秀韵天成,《曹全》《元孙》;疏宕旷朗,《西狭》《孔宙》;虚和冲淡,《史晨》《乙瑛》……后汉隶法,灿然大备。
       然则斯道,魏晋萎靡,李唐肥俗,宋明无闻。千载而下,流风莫承。及至有清,完白起振,后彦影从;援籀入分,穷极变化,斯道方弘。逢源汇委,两汉首宗;融通求变,晚清是峰。               
         岁在己亥,忝立杏坛,师长垂青,勉膺其任。吾之授学,一秉前贤。初摹汉隶,考诸规矩,存其要略。暨涉近世,陶染气息,活其性灵。竭诚倾授,未敢矜留;教学相长,内省反观。
         砚园子衿,精研覃思。执册相询,退而默志。摹纸三千,体格初成。苟以年月,当自会通。雏凤方翮,新竹可期。

庚子春月曹子器记于杭州






《金石乐书画缘隶书联》74cmX24cmX2





日常课堂示范选






学生课堂状态



“云”课堂氛围选



课堂笔记选



学生作品展示


(展览由本班40名同学全员参加,排列不分先后)




(一)
        朱境威    1997年生于广东汕尾

个人感言:
       三月课隶,首重笔法,始为竹简,以通文字之学;后习清隶,参以篆意,寻本溯源,究极体制之变。盖书之道,千变万化,体兼众妙。行笔之间,别无异法,唯在精熟。欲求其尽善,须循序渐进。若登梯者,成一步进一级,别无径途。
       古人言籀隶笔法有极详明者,今吾师授课,采诸家之善,聊措异同。执使转用,笔笔合度,点画形质,一寓于书。然以文养艺,以艺兴文,技道兼修,恒为艺界不二法门。
      学书应由谨而专,自专而博,吾亦将不激不厉,耽溺楮墨。虽未必妙入正宗,当略有所得也。


《通临曹全碑》248cm×100cm


《朱子家训》178cm×80cm


《临伊秉绶对联》110cm×28cm×2







(二)
       陈艺涵  2001年生于广东潮州

个人感言:
      本学期,短短四周时间曹老师带领着我们对汉隶与清隶进行了认识,汉隶有着不同的风格,摩崖的苍润有力,汉隶的朴茂端庄,汉简的自然意趣无不让我为之倾倒,反复临习,品其中之味。清隶更让我们看到古代书家如何继承与创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子,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所有的学习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临汉仪礼简》60cmx3cmx30


《牡丹诗三首》180cm×97cm


《节临完白先生张子西铭》60cmx30cmx8





(三)
王静怡  2000年生于广东东莞

个人感言:
          庚子之春,三月既望,云端学堂,师生共享。隶碑繁多,杂冗乱目,无从下手,笔法玄微,其难品绘。吾师示其规范,析其所由,今吾读之豁然,因微知著。
       篆籀及隶,皆在方长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故欲学书应先定间架,然后纵横开合,惟变所适耳。清人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习隶之方,当手腕轻便,取形质之快健,使方圆大小,各不相犯,是以奇古生动,无世俗之气。


  《节临石门颂》35cm ×35 cm×6


《翰墨香•颂牡丹》130cm x 49cm


《临邓石如世虑全消》70cm×35cm×4






(四)
孟殿勋  2001年生于广东中山  

个人感言:
      是月习隶,所获颇多,历举诸碑,余最爱曹全、乙瑛。落笔不失神趣,线条方圆浑融,结体开阖跌宕,二碑自成面貌,秀而不佻,余求此无他。而清代隶书复兴,尤得古法,当时学者翕然宗尚,诚如邓石如、金农、伊秉绶大家,比比皆是。古人笔法,沉着痛快,神采奕奕,但使转、顿挫之法,为余学篆、隶仍所惑,难为知音尔。
昔日学书,乃知古人笔法至多,若学者不经师授,鲜能用之。曹师解惑有道,虽相隔千里,似耳闻面授。故吾须付诸翰墨之功,多临细验,方能有所得。


《节临乙瑛碑》138cmX138cm


《廉政诗二首》168cmx69cm


《节临邓石如易经谦卦》138cm×35cm×2





(五)
梁楚琪  1999年生于广东佛山

个人感言:
      近日隶网课,幸为曹师点名即以书示。师之评,悟自身今书存者而改之,知己微之善并为之慰,感书时心之悦。观同窗之书与师之评,见人可鉴者而学之,于同窗之书存不善者,退亦为之思,析其同类者之有无。最其后,心感曹师隶课之经验总及乐耳,同窗群上供之良鉴作。

《节临居延汉简》20cmx3cmx8

《近思录卷三致知》276cm×70cm


《低临安邸隶书联》138cmX68cmX2





(六)
陈相湘  2001年生于广东河源   

个人感言:
通过汉碑的临习,应忠实于碑。后期创作中,在保留原碑整体格调前提下,对点画和结体进行合理变化与改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意临”。清代隶书的学习中,领悟继承汉隶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连接。习隶贵得神韵,得隶书之形易上升到神韵难。唯有师古出新,方能任重道远。


《节临礼器碑 》137cmX70cm


《古诗十一首》180cmX50cmX2


《临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56cmX12cmX2





(七)
        马镇  1998年生于甘肃陇南

个人感言:
遍观古迹,详察汉隶,正变乖合,靡所不有。课隶月余,举目受益。夫书,必先凝神聚气,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落笔结字,当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形势映带左右,姿态万千。而点画波撇,皆须心手相齐,尽一身之力送之,是以涵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毫。
古隶之迹,或迟涩,或流丽,或遒劲而不纡,或奇古而特立,众体备于毫端,风骨意象皆存。曹师心手相授,皆释要领,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得遇良师,幸甚至哉。
伯英学书,池水尽墨;钟繇卧则画席,如厕忘归,若此种种,不可枚举。古人以书法称者,其功夫之深,后人难及。故知古人佳处难到也!翰墨之道,宜白首攻之,不可百日乎!


《节临曹全碑》180cmx46cm


《节录书谱》20cmx3cmx8


《临金农漆书童蒙八章卷》180cmx46cm





(八)
  胡弯  2001年生于湖南岳阳

个人感言:
隶书结课了,虽然这个学期上的是网课,但我觉得一点也没有妨碍上课的进度。这次课程有与老师的互动,有写字直播。同学们也都积极参与。本学期与上学期相比,我是注重写张迁碑。因为在写张迁的过程中,我会觉得很放松,它里面的趣味性和金石味让人回味,所以我是想主攻这方面的碑帖。在课堂上老师会把同学们的作业点评到位。曹老师像是一位学者,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希望下学期我的专业水平能更向前进一步,加油。

《节临张迁碑》134cmx67cm   


《唯有牡丹真国色》180cmX97cm


《临邓石如世虑全消》96cmx56cm





(九)
周粤黔  2001年生于贵州铜仁

个人感言:
       为期四个星期的隶书课结束了,虽然由线下课堂转为网上教学,但是在学习期间,我并没有感受到距离感。在互联网上学习,分享自己的作业,听取老师的建议,提出自己的疑惑,获得老师的解释,课后进行调整,提升自己的水平。


《节临礼器碑》112cmx80cm


《文心雕龙·二十七篇》 180cmx100cm


《临邓石如文心雕龙》138cmX69cm





(十)
王亦心  2001年生于山西阳泉

个人感言:
       夫书,积点为划,聚墨成形,任笔为体,乃成其字。且书居六艺之五,圣哲以之参赞化育,精妙旷古,贯彻古今。
俗语曰:“书无百日工。”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智永登楼不下,四十余年。以此知之,学书非一朝一夕所能尽善矣。又云:“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未之见也”。师者益众,而良师难觅。吾师子器夙夜工勤,耽溺翰墨,其笔法玄微,意态精密,无以尚也。今授予余,藉作启蒙,惟言倍加功夫,临写法书,当自悟耳。


《节临张迁碑》69cm×35cm×6


《石上林间隶书联》116cm×20cm×2


《临易经谦卦》69cmx35cm×6





(十一)
刁琦  2001年生于广东深圳

人感言:

       有汉一代,碑版摩崖,正大气象,雄浑古穆。尺余大字,盈寸小字,皆隶法高绝;草情篆韵,亦无所不备。时常作书,师乃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开吾之悟。夫书,须临古人墨迹,揑破管,书破纸,方有工夫。知行并举,技道兼修,此为艺界不二法门,吾亦拳拳服膺而不失之矣。


《节临乙瑛碑》138cmx69cm


《河中石兽》183cm×69cm


《答谢中书书》138cm×35cm×4




(十二)
罗柏兰  2000年生于广东肇庆

个人感言:
       通过曹老师带领我们这四周系统地学习汉隶、清隶的临摹与创作,我对隶书的理解加深。隶书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空灵。我在学习中不断掌握隶书笔法和字法结构,进一步提高隶书审美意识。在今后隶书的学习中,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节临张迁碑》178cm×48cm


《卖花牡丹诗二首》178cm×96cm


《临伊秉绶衡方碑》178cmx48cm





(十三)
李丹婷  2001年生于广东阳江

个人感言:
       时如流水,易逝指间。课隶多日,师任其所有,遍示碑帖,罄其所能,逐一示范。余每观师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用笔得妙,又须在功深,草草求玄,始终难得。俗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盖悠悠之谈也。皆知温故知新,而书道亦然。善于书者,数往知来,将古合道,理亦愈明。
学隶诸家,吾极赏伊汀洲。其书落笔立就,正气古拙,独具一格,且襟抱豪迈,诗文磊落,余何时能及其一分?


《节临石门颂》34cm×138cm×5


《读诏书、秋浦歌诗两首》138cm×68cm


《临邓石如隶书训俭示康》138cm×34cm×4





(十四)
李美娟  1999年生于广东茂名

个人感言:
       四周的隶书课,在曹老师的教导下,我的收获颇多,对汉隶与清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隶书课带给了我充实与快乐,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时间。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之后的学习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节临乙瑛碑》60cmx45cmx8


《牡丹柏乡诗三首》148cmx69cm


《临伊秉绶五言联》70cmx10cmx2





(十五)
郑琴  2000年生于四川广元

个人感言:
       我们的隶书课程以网络模式进行,形式新颖,饶有兴致。历经四周,我们赏名碑,临法帖,索源求真,择善而学。石门栈道,摩崖尤精,其篆籀气息浓厚,分隶余韵犹存,无后世唐楷之森严法度,时有不落窠臼之美。当时佛、道之学炽盛,《石门》其象外之意,玄妙之理,隐然若见。张怀瓘《书议》云:“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浮于杳冥之间。”书法之玄妙意象,来自书家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而深刻的内涵,常隐藏于看似平常的大千世界。学书路上,我将更加笃定信念,勤于用功,为提升自我,亦为感念师恩。


《节临汉仪礼汉简》32cm×3cm×15

《牡丹诗四首》180cm×97cm


《新洲诗》138cm×35cm×2





(十六)
孙廉翔  2001年生于湖南长沙

个人感言: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汉隶与清隶的认识得到了更加的丰富。我所了解的隶书,应留有许多篆意,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日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所以我在书写时多使用了篆书的笔意,去抓住碑帖的特征,精益求精。同时去寻找锻炼自己隶书中的“方劲古拙”,让自己的书功能更接近古人,进一步地去继承古人。本次隶书结课,收获令我喜悦,我们也会继续跟随曹老师的教学步伐,丰富、提高自己。


《节临曹全碑》 134cmx67cm


《牡丹》67cmx44cm


《临邓石如静观》134cmx34cm





(十七)
陈璐  2000年生于广东湛江

个人感言:
       “云”课之上,学隶月余,身隔虽千里,翰墨乃传情。师授有方,入隶不必旁求,笔风专尚变化,其书高古之气溢于楮墨。其曰,学书始可专宗一家,次则博研多体,仿之贵似,临之尚精,尔后能心摹手追,得其大意。由此观之,学书贵能奋发临池,追踪古法,融天机于自得,会契妙于一心,能集大成矣。


《节临张迁碑》195cm×70cm×6


《遊山西村》138cm×83cm


《节临邓石如训俭示康》138cmx35cmx2





(十八)
吴佳怡  2000年生于广东湛江

个人感言:
      因疫情缘故,我是第一次在家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听课。虽然隔着屏幕,但老师讲解的内容还是能很好接收,就自己这三周学习隶书的情况而言,能学到了相应的知识,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这与老师高质量的课堂是分不开的。
班里的学习氛围不错,同时网络也能更直观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以便弥补自己字的缺点。希望自己在今后隶书课学习的过程中,能更上一层楼。


《节临史晨碑》180cmx49cm


《节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80cmx54cm


《节临金农道释叙论》160cmx49cm






(十九)
李瑞杰  2000年生于河南安阳

个人感言:
       经过近来一段时间的隶书学习,虽然在隶书的书写创作上还有很多不足,但对隶书又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在汉、清两个隶书巅峰时代的理解上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对于我的整个书法学习过程中有了极大的帮助。


《节临石门颂》140cm×48cm


《白居易诗一首》180cm×10cm×4


《临金农梁楷传》102.8cm×47cm





(二十)
梁慧琴  2000年生于山西忻州

个人感言:
       此次隶书网络课程,在曹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的隶书水平得到了提升。每次的作业曹老师都会认真点评,在课堂上分享临摹视频。在我看来,这次不一样的学习经历更能让我们懂得“自律、主动”的重要性。

《节临曹全碑》 138cm×34cm×3


《侠客行》138cm×35cm×2


《临邓石如训俭示康》135cm×35cm×4





(二十一)
晏祉真  2000年生于江西南昌

个人感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庚子伊始,闭户习隶,云课师授,一月有余。
       汉隶之始,皆近于篆,时谓八分也。始皇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用佐隶。师授古法,尽析其所闻见。遍观名迹,论其根源,悉其枝派;临写既多,方圆不一,体法百变。吾尽观于目,尽闻于耳,择所好者浸淫于心,一如登高之博见也。故终日而思,弗如须臾之所学矣。
       子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吾言:学问相益,技道相长。夫黄童而守一艺,至白首方能言。今之自量,无以相比,犹千里之迹,邈不可追。吾侪应孜孜不倦,专攻术业,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此诚为不朽之盛事也。


《节临礼器碑》240cmx70cm


《古人牡丹诗九首》180cmx48cm


《临伊秉绶隶书集》138cmx69cm





(二十二)
赵一成  2000年生于山西忻州

个人感言:
      转眼间隶书课就结课了,隶书课让我收获了很多,理解了很多之前所不能理解的,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之处。学习书法要使自己的眼界打开,在临摹上要做到精准。模仿原贴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以及书写状态。不同风格的字帖要去表现不同的特点,才会有所得。


《节临张迁碑》138cm×34.5cm


《节录诗经》138cm×34.5cm×3


《临邓石如七言联》100cm×15cm×2




(二十三)
许舒桦  2000年生于广东湛江

个人感言:
      非常感谢曹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在这一年的隶书学习中收获颇多,了解了汉朝文化,领略了隶书各样的风采,我认为学习隶书是一件漫长而又充满探险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以古为师,效仿古人,一起学习进步!


《节临乙瑛碑》189cmx98cm


《买花》138cmx69cm


《登楼》150cmx35cm





(二十四)
田梦琦  1999年生于河南驻马店

个人感言:
       承蒙曹师之教诲,泽被愚徒,学隶三旬,如获至宝。诚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上学艺之道,亦非朝夕之事。行笔之间,别无异法,在乎精熟之而已。感恩老师与同窗,或悉心指引,或相与分忧,吾惟省心励志,临池不辍,然后能追慕经典,崇尚前贤,以手写心。旧时庠序悬联,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然后游于艺”,足可明道此理。


《节临曹全碑》46cm×69cm×6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138cm×69cm


《郑燮对联》138cm×17cm×2





(二十五)
王凯军  1997年出生于甘肃定西

个人感言:
      通过这四周的学习,对隶书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在短短的四周时间里通过网络上我们对汉隶到清隶书学习了很多东西。从书体演变分析,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即是由圆转向方笔,这在隶变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


《节临石门颂》180cm×97cm×4

《苏辙诗一首》180cm×48cm

《临伊秉绶三言联》138cm×34cm×2





(二十六)
黄琛悦  2001年生于广东深圳

个人感言:
紧张短暂的隶书课程结束了,我在本次隶书课程中选择重点学习《乙瑛碑》和伊秉绶《光孝寺虞仲翔祠碑》,练习之后,经过老师点拨,我对字的理解都进一步提升了,但是手法可能还没有跟上来,仍要多练习。曹老师也强调以古为师、熟能生巧,往后我将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节临乙瑛碑》138cm×34cmx4


《节录陋室铭》138cm×52c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4cm×69cm





(二十七)
宋朝阳  2000年生于甘肃庆阳

个人感言:
       本学期的课,曹老师先带领我们学习了汉隶,对整个汉隶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们又学习了清隶,让我对清隶有所了解。这个过程中让我对于隶书有了新的认识,使我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有方向的学习书法专业技能。


《节临曹全碑》138cmx69cm


《归去来兮辞》180cmx97cmx2


《临邓石如世虑全消》50cm×37.5cm×4





(二十八)
王辉栋  2001年生于广东广州

个人感言:
       这学期的隶书课增加了新的汉碑学习,在加入了碑帖的多样性和临摹的准确性后,又丰富了不同的笔法,表达特点的同时又能表现出趣味性。我在线质的表达上做的不好,有时过于僵硬,以后还要在书写时找到中锋用笔的感觉。


《节临张迁碑》180cm×48.5cmx2


《廉政诗一首》180cm×97cm


《青山流水隶书联》138cm×34.5cm×2





(二十九)
高圣恩  1999年生于河南平顶山

个人感言:
韶华如驶,不觉间,大一的隶书课程已进入尾声。回顾课堂,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纵览古今书史,畅游各体隶书。而隶书精神,根砥两汉,其上承篆籀,下启真楷,既包概百法,又蕴真育新。老师立足于书史与理论,援古以证今,为吾辈发蒙解惑,讲授至于夜分,而夙兴如常。同学们惟隶书是攻,遍观前人遗迹,手不释卷,故能穷英撷华,省其本根,晓隶体之奥义。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承蒙师恩,实为过幸,无以回报,惟砥砺前行,孜孜求索,方不负师之教诲。


《节临曹全碑》150cm×90cm


《节录中国少年说》200cm×70cm


《临金农七言联》200cm×35cm×2





(三十)
  刘红帆  2001年生于广东深圳

个人感言:
      在这次的隶书课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仅在此次课程中能够使用到,还能把老师讲解的知识运用到各个书体的学习中,在今后的练习里也将是宝贵的经验,可以促使我努力成长。


《节临乙瑛碑》138cmx34cm


《雨霖铃》138cm×34cm


《临邓石如五言联》80cm×20cm×2  





(三十一)
黄拓霖  2000年生于广东茂名

个人感言: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隶书经典的碑帖,在大量临摹汉碑来打基础后延伸至清代作品。我收获最大的是对隶书用笔和字体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曹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汉、清隶书间的差异,使我在学习汉、清隶书上有很大的提高。


《节临礼器碑》90cm×40cm×2   

  《咏牡丹》138cm×48cm


《临邓石如》90cm×29cm×2   




(三十二)
张佳美  2000年生于甘肃庆阳

个人感言:
       为期四周的隶书课程结束了,这四周,我过得很充实,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书法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以前比较注重字的结构,而忽略了书法的丰富性,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节临张迁碑》138cmx34cmx4


《王维诗三首》138cm×68cm


《墨香》138cm×34cmx2





(三十三)
王振兴  2001年生于山西朔州

个人感言:
      学习隶书的这段阶段,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是由于曹老师每周定量的作业,以及每周对于作业的细心点评。使得我受益匪浅。这个学期更是在线质的厚拙有很深刻的认识和学习。


《节临石门颂》69cm×69cm


《论诗绝句》138cm×69cm


《临伊秉绶四言联》138cm×34cm×2




(三十四)
付珊  2001年生于湖北随州

人感言:
       本学期隶书课程结束了,学习了汉、清两代隶书,了解了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更加深入的为我们讲解其中的知识,感受到隶书的美,隶书的古朴气息。最后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学。



《节临乙瑛碑》138cm×35cm


《东方朔七谏之怨思》138cm×62cm


《临邓石如文心雕龙正纬轴》138cm×47cm





(三十五)
穆炫宇  2000年生于山西吕梁

个人感言:
隶书课眨眼间已结课,曹老师用他个人深厚的书法修养带我们感受了隶书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得以收获满满。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前路漫漫,但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会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砥砺前行!


《节临曹全碑》138cmx35cmx2


《归田赋—》200cmx40cm


《临伊秉绶尚方龙纹铜镜铭文》100cmx50cm





(三十六)
        张航  湖南永州人  2001年8月7日出生

个人感言:
       这次的隶书课程,我们学习了汉代隶书和清代隶书。给我们上隶书课程的曹老师,他非常认真、负责。通过本次隶书课程,我收获甚多,知识变得更加丰富,眼界也变得更开阔,同时自己的书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节临礼器碑》108cmx13cmx3


《本纪子虚隶书联》102cmx20cmx2


《录龚自珍诗一首》90cmx50cm





(三十七)
旷娉婷  2004年生于湖南衡阳

个人感言:
      隶书课现在上了三周了,时间过的很快曹老师每一周都很认真的准备课堂给我们认真分析我们的作业,真的很感谢老师。
学习了三周后,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对于结构的把握把握不好,线质的感觉也不好,也要敢于写,自己更要多写多练,针对自己的弱处去加以改正


《节临曹全碑》137cmx68cm


《节录千字文》78cmx48cmx2


《节临邓石如训俭示康》 68cmx45cmx3





(三十八)
李知临  2001年生于广东东莞  

个人感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见堂先生春风化雨,使我对汉、清两代隶书有了较系统的临习和更深的理解。尺璧非宝,寸阴是竞。我愿追顽伯,溯伯喈,不失伏枥之志,不惰临池之恒;凭银毫承其道,以玄玉传其芳


《节临乙瑛碑》207cmx34cm


《杜甫诗一首》146cmx34cmx2

《临邓石如作太元传》207cmx34cm





(三十九)
石伟炫  2000年生于广东广州

个人感言 :
书之有隶,生于篆,如音之有徵,生于宫。在隶书“云”课程中,曹老师教授有方,上追秦汉简牍帛书,下至明清各体,源于笔法,见于章法,循循善诱,期吾等尽得使转、顿挫之用笔。
传世汉隶范本,浩如烟海,于诸体《曹全碑》,以风神逸宕胜,故吾喜之书之。且此碑明季始出土,于汉碑中颇为完好,而未断者尤佳。以己拙见,书须本于形质,妙在性情;笔力足矣,然后可以求变化。而曹全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故清代康有为谓曹全碑:“至于隶法,体气益多,秀润则有曹全。”实属精辟之论。


《节临仪礼汉简》48cmx3cmx12


《节录千字文》 180cmX97cm


《临邓石如隶书册》45cmx24cmx8





(四十)
关铭欣  2000年生于广东肇庆
个人感言
      本次的隶书课程学习,我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定位,暂时确定了往朴茂、拙厚、奇古、温润的艺术效果方向对隶书进行初步的突破。另外,提高线条厚拙的质感,把握结构收放空间的准确性,巩固对不同细节的处理方式是我现阶段急需攻破的目标。   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将继续保持着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探究的前进道路中去,加油!


《节临乙瑛碑》360cmx48cm


《牡丹芳》180cmx97cm


《莫愁天下隶书联》180cmx48cmx2






策划:曹子器
编辑:关铭欣
黄琛悦
文字:成思园
关铭欣
朱境威
图片:关铭欣
石伟炫
李知临
周粤黔
马   镇
高圣恩

视频:石伟炫
初审:曹子器
成思园
叶炼勇
复审:曹子器
终审:胡海鹏
熊沛军
方   丹
版权归肇庆学院文学院所有



[url=]【留言板】点击这里留言[/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