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14|回复: 0

跨界经纬:学术 | 新世纪粤派学术态势与走向——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20年会会议综述

[复制链接]

28

主题

28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发表于 2021-1-18 0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新世纪粤派学术态势与走向——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20年会会议综述

1月9日,“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态势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20年会”在广东财经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创意文化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处协办。本次会议围绕“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态势”的主题以及粤派学术呈现的样貌进行了深入探讨。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会议以线上线下同步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惠州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省内多所高校、部门的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线下会议,来自东莞理工学院、肇庆学院、韶关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上会议。

开幕式分别由张琼教授、贺仲明教授主持,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刘祖华、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马持节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祖华副书记强调,本次学术年会不仅为广东财经大学中国文学学科的发展提供难得契机,同时也为从事中国文学各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蒋述卓教授表示,学术研讨会不仅是每年例行的一个会议,还涉及到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的换届,因此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其次,他提到了研究转向的问题,一是语言学转向,二是文化学转向。中国在21世纪以后,文化转向十分明显,文化研究的方法大多都会用到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最后,他强调了文学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当态势开始向下发展的时候,写文章要精打细磨,不要急着发表文章,更重要的是拿出来的东西要经得起考验。马持节教授对莅临会场的学者们再次表达了感激之情,表示17年开始广东财经大学连续两届突破了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申报。这些硕士都基本上是脱胎于文学的母体。所以中国语言文学在广东财经大学功不可没。希望借此大会,让专家学者多关注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针对“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态势”及中国文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研讨,多位学者基于本次会议发表了讲话。林岗老师发表了对文学学术的看法,认为拥有大局观对学者而言很重要,学者要担当起自身的公共责任。阮国华老师追忆了文学学会一路以来的传承,对今后的发展寄予了厚望。江冰老师介绍了中国都市文学“都市先锋”课题以及广东女性作家团队的出现。赵维江老师探讨了作诗和论诗的关系,指出了文章理工化、程序化,学者匠人化,年轻学者与导师之间缺乏传承的问题。陶原珂老师介绍了转型与坚守、人文计算到数字人文的演进。最后,袁向东教授对所有老师的发言做了点评,他表示几位专家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研究的路径,他们对待学术的态度值得称赞。

图|与会专家及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大会上广东省社科联社团联络部陈伟副主任、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长蒋述卓教授分别致辞和作工作报告。陈伟副主任充分肯定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在过去几年中的努力和成效,希望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能够继续努力,繁荣广东省文艺创作与研究。他对学会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努力走在时代潮头,深化学术研究,努力推动我省的文学创作,力争走在全国的前列。二是希望协会坚守正确的学术立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三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共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南大门。

陈伟主任发言
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长蒋述卓教授回顾了学会的发展历程,畅谈了学会的工作思路, 以宏阔的视野勾勒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对学者提出“精细打磨”学术文章、对学术态度应当严格要求的期许,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把广东的中国文学研究推进一个新的台阶,取得高质量的发展。

图|蒋述卓教授讲话

此次年会通过商议表决选出了新一届的理事会成员。彭玉平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会长,程国赋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张均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吉方、贺仲明、纪德君、李凤亮、刘惠卿、沈金浩、杨庆杰、张琼、左鹏军九位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副会长,马茂军、巫小黎、闫月珍三位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与会者举手表决新一届理事会部分成员合影

在研讨方面,会议分为古代文学组、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A组和B组、中国文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研究组四个小组。古代文学组由张琼教授召集、王富鹏教授主持并评议,共有二十余名学者进行线上线下的分享讨论。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A组由王燕子副教授召集、赵静蓉教授主持、张均教授评议;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B组由张丽凤博士召集、江冰教授主持、巫小黎教授评议,中国文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研究组由许峰副教授召集、项裕荣教授评议,学者们分别就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度探讨。

侯桂新教授就现当代文学研究文献学转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认为,文学内部与外部的研究,问题与史料的研究,应该清晰地辨析研究手段、方法与目的等诸问题,避免模糊了文学研究的特性,警惕以单纯的史料整理代替问题的探讨,伤害了学术研究的思想意义与价值。

江冰教授一直关注广州女作家的都市写作,特别以张欣为个案探讨了当代都市女作家写作的特质。他认为,都市文学女性以平民化的姿态开创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新样态,值得批评家与研究者倾注更多的热情,而且,广州都市的市民气息与异常活跃的经贸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女作家的文学灵感与创作热情。

巫小黎教授探讨了鲁迅揶揄、嘲讽张资平“小说学”的一个老问题。他认为,鲁迅既不对张的小说本体做研判,也没有关乎张氏个人品行与道德修为的确切指涉,不构成对张资平全人及其创作的整体性否定。文学史叙述不能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墨守鲁迅文学化的杂感话语,且不说难以深入理解、认识张氏小说的文学价值,还更进一步表明其与鲁迅精神世界的隔膜。

蒋艳萍、李俏梅、张栋等教授关注广东当代作家及其创作与批评。就欧阳山、郭小东、王十月等人的文学创作提出当代中国文学的“广州性”问题,对广东本土作家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他们一致认为,“粤派学术”崛起的新气象十分喜人。

邱婧教授关注外地移居广东和广东本土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写作问题,目光独到。她认为,广东青年学人跨民族、跨文化研究的学术勇气,值得称道。

李峥教授对关于互联网时代公众号文化消费的精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咪蒙、王五四、六神磊磊等网络写作,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症候,需要正视并对此做学理的研究。这是当下文学批评、研究与文化批评、研究互动的学术新态势。

仲红卫教授讨论了徐则臣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他认为,小说的题旨是在寻找解救当代人精神困境并实现有效的突围。

曾令霞教授以“粤剧西征”“史戏同构”“大河叙事”三个关键词评论长篇小说《西江英雄传》,揭示了这部小说的精神特质与思想价值。

小组讨论现场

大会对优秀论文/论著进行了表彰,公布了“粤派学术·优秀论文奖/优秀论著奖”的获奖名单。会务组一共收到81篇参评论文,18篇参评论著,共评出一等奖论文5名,二等奖论文10名,三等奖论文20名;一等奖论著2名,二等奖论著3名,三等奖论著5名。

会议完成了第六届、第七届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新老会长交接。第六届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长蒋述卓教授对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程国赋院长、监事长杨小清、负责秘书工作的林文旭老师、顾问阮国华教授、社科院陶原柯教授等参会代表以及本次承办方广东财经大学及人文与传播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一下越办越好。随后,蒋教授为第七届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长彭玉平教授颁发聘书。

彭玉平(左)  蒋述卓(右)

彭玉平会长发表讲话,他感谢蒋述卓会长为学会所做出的的种种努力,表示要努力保持协会的优秀传统,把学会的工作做好做实,把学会办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做出与粤港澳大湾区地位相当的成绩。他希望学会的同仁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本土情怀与世界眼光,开疆拓土,深耕细作,追求学术高境,产出传世之作。他说,学会是我们共同的学术家园,守护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期许大家一起努力。(彭教授发言详见跨界经纬:学术 | 彭玉平: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彭玉平会长依次向荣誉会长、顾问、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

此次会议实现了两个创新,一是会议内容,进行学术论文和论著评奖在学会历史上是首次;二是首次采用线上线上混合式的开会方式。会议对推动广东省中国文学研究,促进广东省文艺创作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指明了广东省中国文学研究的方向,为学者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激发出新的思考。

分会场部分稿件:谢嘉渝、周碧君、罗心茹、卢美怡
主会场部分稿件:卢静怡、罗心茹
摄影:谢琳
指导老师:阴迎新

总编:凌逾
责编:苏蕾

往期精彩

  • 跨界经纬:学术 | 彭玉平: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 跨界经纬通讯 | 张衡等: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前沿论坛暨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圆满举办
  • 跨界经纬通讯 | 李永杰、张衡:聚焦当下中文研究新动向
  • 跨界经纬会议综述|徐诗颖 张衡 李瑞晶:走向“媒介融合”,共筑“湾区文化”  ——“走向媒介融合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2112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